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材料检测
淬透性试验

淬透性试验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21:52:15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淬透性试验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淬透性试验:衡量合金钢深层硬化潜力的关键

核心概念:淬透性的定义与意义

淬透性(Hardenability),是指特定成分的钢材在给定淬火条件下,其内部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等硬化组织的能力及其深度。它并非指材料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(淬硬性),而是反映材料淬火时心部被硬化的难易程度和深度。 淬透性是材料的内在属性,主要受其化学成分(尤其是碳与合金元素的种类与含量)以及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。

理解淬透性对于材料工程师至关重要:

  • 选材依据: 根据零件尺寸、截面厚度和所需的心部性能(强度、韧性),选择具有合适淬透性的钢种,避免淬不透或过度淬火开裂。
  • 工艺指导: 优化淬火工艺参数(如淬火介质、搅拌强度、温度),确保零件在整个截面上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。
  • 预测性能: 评估大截面零件或复杂形状零件的热处理效果,预测其从表面到心部的硬度与力学性能分布。
  • 质量控制: 作为钢材生产过程和热处理工艺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指标。
 

标准化试验方法:末端淬火法(Jominy Test)

末端淬火法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、最标准的评定钢淬透性的试验方法,其核心标准包括ISO 642(国际标准化组织)、ASTM A255(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)等。

试验原理:

  1. 局部快速冷却: 将圆柱形标准试样一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喷水淬火。
  2. 轴向冷却梯度: 沿试样长度方向产生从淬火端(冷却最快)到远离端(近似空冷)连续变化的冷却速度。
  3. 硬度分布映射: 测量试样侧面沿长度方向(即冷却速度梯度方向)的硬度分布。冷却速度高的区域硬度高(主要为马氏体),随着冷却速度降低,硬度也逐渐下降(依次出现贝氏体、珠光体、铁素体等软相)。这条硬度-距离曲线(淬透性曲线或Jominy曲线)直观地反映了该钢种的淬透性。
 

试验步骤详解:

  1. 试样制备:

    • 规格:标准试样通常为Φ25mm x 100mm的圆柱棒料。
    • 加工精度:试样圆柱面需精加工至Ra ≤ 1.6 μm,两端面平整,确保淬火时水流稳定均匀。
    • 标识:在试样侧面打磨出一个宽度不小于1.5mm的平面,用于后续硬度测量点标记。
  2. 奥氏体化加热:

    • 设备:采用可控气氛炉或盐浴炉,确保温度均匀、可控,减少氧化脱碳。
    • 温度:根据钢种的Ac3或Accm温度确定,通常在850°C至950°C之间。精确控温(通常在±5°C内)。
    • 保温时间:保证试样完全、均匀地奥氏体化。标准推荐保温时间通常为30分钟(从试样表面到达奥氏体化温度下限算起)。
  3. 末端淬火操作:

    • 转移:将加热好的试样迅速(通常在5秒内)转移到末端淬火试验装置上的支架中心位置。操作需快速平稳,避免抖动或预冷。
    • 装置核心:试样垂直放置在喷嘴正上方约12.5mm处,其轴线与水流方向一致。
    • 冷却条件:
      • 水温:室温(推荐10°C至30°C),试验前需测量并记录。
      • 水压:调整至使水流自由喷出高度稳定在65±5mm(对应特定流量,如ASTM A255要求在75秒内收集满1加仑水,约3.785升)。
      • 喷水时间:喷水冷却至少10分钟,或确保试样整体冷却到150°C以下。
  4. 硬度测量与数据处理:

    • 研磨:沿试样轴向在相对两侧各磨去0.4±0.1mm深度的表层,获得两个对称的平行平面,消除脱碳层影响。
    • 打点:在平行平面上,从淬火端开始,按标准规定距离(如ISO 642规定起始点为1.5mm,随后每间隔1mm或1.5mm至较远点)标记清晰的硬度压痕位置(通常间隔1.5mm)。
    • 硬度测试:使用洛氏硬度计(通常为HRC)在每个标记点精确测量硬度值。测量需垂直于试样轴线。
    • 绘制曲线:建立一个坐标系,横轴为距淬火端距离(mm),纵轴为洛氏硬度值(HRC)。将所测得的硬度数据点连接起来,形成该钢种的淬透性带(Hardenability Band)或淬透性曲线(Jominy Curve)。通常同一炉号或同一淬透性级别的一组试样数据会形成一个统计带。
    • 关键参数提取:
      • J距离: 最常用参数,指达到某一特定硬度值(如HRC 50、HRC 45、HRC 40等)时距淬火端的距离(如J50、J45、J40)。距离越大,淬透性越好。
      • 理想临界直径(Di): 由淬透性曲线推算得出的理论值,表示在理想淬火条件(无限快冷)下,心部能获得50%马氏体的最大圆棒直径。Di越大,淬透性越好。
      • 半马距: 硬度降至淬火端最大硬度一半时所对应的距淬火端距离。
      • 硬度-距离数据表: 直接列出特定距离点的硬度值范围(最小值-最大值)。
 

淬透性数据的应用与解读

  1. 材料选择与比较:

    • 直接对比不同钢种或同一钢种不同炉次的Jominy曲线或J距离值(如J10处的硬度或J50距离),淬透性高低一目了然。
    • 根据零件的临界直径(Dc)(零件实际截面尺寸)和所需的临界冷速(心部达到目标组织所需的最低冷却速度),对照淬透性数据选择合适的钢种,确保Dc小于该钢种的Di。
  2. 预测截面硬度分布:

    • 结合零件的几何形状(直径、厚度)和选用的淬火介质(水、油、聚合物溶液等)的冷却特性(H值或冷却曲线),利用淬透性数据(如Jominy距离与冷却速度的对应关系)进行模拟计算或查图表,可预测零件从表面到心部的理论硬度分布。
  3. 工艺优化与问题诊断:

    • 若零件实际热处理后硬度分布与预期不符(表层硬度不足或心部硬度过低),可通过淬透性试验排查原因:是材料淬透性批次波动?还是实际淬火冷却强度不足(如介质老化、搅拌不够、装炉量过大)?
  4. 质量控制标准:

    • 钢厂交付的钢材常附带淬透性带报告(如Jominy带),确保材料性能满足特定级别要求(如SAE J406标准中的H钢)。热处理厂可对来料抽检淬透性,验证是否符合规范。
 

试验关键要点与影响因素

  • 严格的标准化操作: 试样尺寸、加热温度与时间、转移速度、喷水条件(水压、喷口距离、水温)、硬度测量位置和精度等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应标准。任何偏差都可能显著影响结果可比性。
  • 试样代表性: 试样应取自钢材的规定位置(如1/2半径处),能代表材料的真实化学成分和晶粒度。
  • 温度控制精度: 奥氏体化温度一致性对结果影响极大。
  • 转移时间: 延迟会导致试样降温,尤其影响距淬火端较近区域的冷却速度,降低测得的淬透性数值。
  • 冷却水条件: 水温波动、水压(流量)不稳、喷嘴堵塞或水流不对称都会扭曲冷却梯度,导致曲线失真。
  • 硬度测量准确性: 压痕位置、平面平行度、硬度计校准状态直接影响数据可靠性。
  • 表面状态: 脱碳层必须彻底磨除,否则测得的硬度偏低,无法反映真实淬透性。
 

安全注意事项

  • 高温防护: 操作高温试样及加热设备时,务必穿戴耐高温手套、防护面罩、防护服,防止烫伤。
  • 设备安全: 确保加热炉、淬火装置等电气设备接地良好,并遵守设备操作规程。
  • 水路安全: 保持试验装置周围地面干燥,防止滑倒;检查水路连接,避免泄漏。
  • 粉尘防护: 试样研磨时需佩戴防尘口罩或使用通风除尘设备。
 

结语

淬透性试验,尤其是标准化的末端淬火法,是连接钢材化学成分、热处理工艺与最终性能的核心桥梁。通过严谨的执行和解读淬透性数据(Jominy曲线、J距离、Di等),工程师能够科学地选择材料、精确预测热处理效果、优化工艺参数并有效控制质量,从而确保关键零部件(如轴类、齿轮、模具、紧固件)获得所需的深度均匀性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。掌握淬透性试验的原理、方法与实际应用,是材料科学与热处理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检测热点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5-07-17
2024-06-04
2024-06-04
2024-06-04
最新检测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2025-07-18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